別名:黃金茶、黃梅、黃梅花、金梅、臘梅、蠟花、蠟梅花、蠟木、麻木紫、石涼茶、唐梅、香梅、香木、雪里花、巴豆花、冬梅、雪梅、寒梅、金鐘梅、干枝梅、早梅、樹烏賊 臘梅花為蠟梅科植物蠟梅的干燥花蕾,又名雪里花,一般在11月中旬開花直到次年3月左右,花期很長。初春花未開放時采摘,及時低溫干燥。干燥花蕾呈圓形、矩形或倒卵形,長1~1.5厘米,寬約0.4~0.8厘米,花被疊合作花芽狀,棕黃色,下半部由多數(shù)膜質鱗片所包,鱗片黃褐色,略呈三角形,有微毛。氣香,味微甜,后苦,稍有油膩感。商品有二種:①素心蠟梅,花心黃色,重瓣,花瓣圓而大,朵大。②狗心蠟梅,花心紅色,單瓣,花瓣狹而尖,朵小,質較次。以花心黃色、完整飽滿而未開放者為佳。產(chǎn)江蘇、浙江、四川、貴州等地。功效:臘梅花清肝明目、疏利咽喉,常飲用可治療頭痛、咽喉腫痛、口臭等癥;清熱散郁,順氣止咳。 簡述: 臘梅是我國特產(chǎn)的傳統(tǒng)名貴觀賞花木,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和豐富的臘梅文化。唐代詩人李商隱稱臘梅為寒梅,有“知訪寒梅過野塘”句!兑κ蠚堈Z》又稱梅為寒客。臘梅花開春前,為百花之先,特別是虎蹄梅,農(nóng)歷十月即放花,故人稱早梅。臘梅先花后葉,花與葉不相見,臘梅花開之時枝干枯瘦,故又名干枝梅。臘梅花開之日多是瑞雪飛揚,欲賞臘梅,待雪后,踏雪而至,故又名雪梅。 常用便方 【久咳】:蠟梅花9克,泡開水代茶飲。 【胃氣痛】:蠟梅花或根9~15克,泡茶或水煎服。 【中耳炎】:蠟梅花蕾浸麻油或菜籽油內(nèi),3~5天后,用油滴耳,每次2~3滴。 【風寒感冒】:根(干品)15克,生姜3~5片水煎后加紅糖適量服用。 【燙火傷】:蠟梅花以菜籽油浸后,涂敷患處。 【暑熱、心煩頭昏、頭痛】:蠟梅花、扁豆花、鮮荷葉各適量,水煎服。 【急性結膜炎】:蠟梅花6克、菊花9克,水煎,調入蜂蜜少許飲服。臘梅花中揮發(fā)油的價值
2024-10-24 電議本品為睡蓮科植物芡EuryaleferoxSalisb.的干燥成熟種仁。秋末冬初采收成熟果實,除去果皮,取出種子,洗凈,再除去硬殼(外種皮),曬干。 【性狀】本品呈類球形,多為破粒,完整者直徑5~8mm。表面有棕紅色內(nèi)種皮,一端黃白色,約占全體1/3,有凹點狀的種臍痕,除去內(nèi)種皮顯白色。質較硬,斷面白色,粉性。無臭,味淡 【鑒別】本品粉末類白色。主為淀粉粒,單粒類圓形,直徑1~4μm,大粒臍點隱約可見;復粒多數(shù)由百余分粒組成,類球形,直徑13~35μm,少數(shù)由2~3粒組成。 【炮制】芡實除去雜質。麩炒芡實取凈芡實,照麩炒法(附錄ⅡD)炒至微黃色。 【性味與歸經(jīng)】甘、澀,平。歸脾、腎經(jīng)。 【功能與主治】益腎固精,補脾止瀉,祛濕止帶。用于夢遺滑精,遺尿尿頻,脾虛久瀉,白濁,帶下。 【用法與用量】9~15g。 【貯藏】置通風干燥處,防蛀。 其它產(chǎn)品展示: 芡實: 川牛膝: 浙貝母: 山藥: 厚樸: 太子參: 烏梅: 蓮子:
2024-10-06 電議苦丁茶是中國一種傳統(tǒng)的純天然保健飲料佳品,來源為冬青科植物大葉冬青(學名:FoliumllicisLatifoliae)的葉。生于山坡、竹林、灌木叢中。 苦丁茶(IlexkudingchaC.J.Tseng)是冬青科冬青屬苦丁茶種常綠喬木,俗稱茶丁、富丁茶、皋盧茶,主要分布在廣東、福建等地,是我國一種傳統(tǒng)的純天然保健飲料佳品?喽〔柚泻锌喽≡磉、氨基酸、維生素C、多酚類、黃酮類、咖啡堿、蛋白質等200多種成分。其成品茶清香有味苦、而后甘涼,具有清熱消暑、明目益智、生津止渴、利尿強心、潤喉止咳、降壓減肥、抑癌**、抗衰老、活血脈等多種功效,素有“保健茶”、“美容茶”、“減肥茶”、“降壓茶”、“益壽茶”等美稱。 近年來,對苦丁茶的研究多集中在加工成品茶和茶飲料等營養(yǎng)保健方面,現(xiàn)已成功研制出了袋泡苦丁茶、苦丁茶沖劑、苦丁茶含片、復合型苦丁茶等多種保健食品。目前有關苦丁茶的栽培、加工、生理生化及應用等方面的研究十分活躍,但對其精加工、深加工、貿(mào)易和生理生化機理尤其是對苦丁茶的功能成分的研究還有待進一步深入探討,以促進苦丁茶飲料資源利用的發(fā)展
2024-09-24 電議魚腥草 【別名】:折耳根、臭菜、側耳根、臭根草、臭靈丹、朱皮拱。 【性味】:性微寒,味苦。 應用價值 【藥用】 1.用于肺癰咳吐膿血及肺熱咳嗽,痰黃而稠等。前者,常與桔梗、蘆根、冬瓜仁等同用,以加強清熱解毒,消腫排膿作用;后者,常與黃芩、貝母、桑白皮等清肺化痰止咳藥同用。該品為治肺癰之要藥。 2.用于熱毒瘡瘍,常與紫花地丁、金銀花、連翹等清熱解毒藥同用。內(nèi)服外用均可。 3.用于熱林小便澀痛,常與木通、滑石、車前子等利尿通淋藥同用。現(xiàn)代多用治肺膿瘍,肺炎,急、慢性氣管炎,尿路感染;清熱解毒;排膿消癰;利尿通淋。主治:肺癰吐膿;痰熱喘咳;喉嚨;熱。话b腫瘡毒;熱淋。治肺炎,肺膿瘍,瘧疾,水腫,淋病,白帶,癰腫,痔瘡,脫肛,濕疹,禿瘡,疥癬【禁忌】: 1.虛寒癥及陰性外瘍忌服。 2.《名醫(yī)別錄》:多食令人氣喘。 3.孟詵:久食之,發(fā)虛弱,損陽氣,消精髓。等。
2024-09-21 電議1.適宜身體虛弱、精力差、免疫力低下、易生病者。2.凡火旺泄精、陰虛水乏、小便不利、口舌干燥者皆禁用。巴戟天食療作用:巴戟天味辛、甘,性微溫;歸肝、腎經(jīng);體潤,補而兼散;具有補腎陽,強筋骨,社風濕的功效;主治腎虛陽痿,遺精滑泄,少腹冷痛,遺尿失禁,宮寒不孕,腰膝酸痛,風寒濕痹,風濕腳氣。巴戟天食物相克:巴戟惡雷丸、丹參,因藥性相反。
2024-08-30 電議減肥果純天然野生減肥果產(chǎn)于越南湄公河岸邊的峽谷,屬純天然野生植物,湄公河的特殊地理環(huán)境,使這里生產(chǎn)的減肥果品質優(yōu)良,經(jīng)越南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測定,含有減肥元素及人體需要的多種礦物質,長期飲用無“農(nóng)殘”之憂,屬生態(tài)保健系列。 作消暑止渴、利水明目、長時間食祛人脂、降低膽固醇,改善血液粘稠密度,經(jīng)試驗和飲用結果證明,能明顯降低甘油三脂和膽醇。 飲用方法:每次取減肥果1~2片,開水沖泡.較好是500毫升的水里面加一片,這樣味道雖苦但是清香放的過多會很苦太少會味淡。 其它產(chǎn)品
2024-08-28 電議【品名】陳皮絲 【性味歸經(jīng)】甘、平。歸心、肺、脾、胃經(jīng) 【功效簡述】開胃健脾 【溫馨提示】冷藏儲存,泉水唯佳,高溫沖泡浸泡適度 陳皮的苦味物質是以檸檬苷和苦味素為代表的“類檸檬苦素”,這種類檸檬苦素味平和,易溶解于水,有助于食物的消化。陳皮用于烹制菜肴時。其苦味與其他味道相互調和,可形成獨具一格的風味。陳皮含有揮發(fā)油、橙皮甙、維生素B、C等成分,它所含的揮發(fā)油對胃腸道有溫和刺激作用,可促進消化液的分泌,排除腸管內(nèi)積氣,增加食欲。陳皮也是一味常用中藥,具有通氣的健脾、燥濕化痰、解膩留香、降逆止嘔的功效 其它產(chǎn)品展示:
2024-08-21 電議保健功效:千百年來,普洱茶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皆因茶質優(yōu)良。同時普洱茶的獨特風味,還與其有個自然轉化的過程有關,轉熟后的普洱茶,經(jīng)過特殊的加工程序,壓裂成大小不同、形狀各異的茶團,置于干燥處自然陰干。再按運輸要求,包裝入簍,運住外地。云南地處祖國邊疆,西雙版納地處云南邊睡,山高水險.在古代交通極為艱難,茶葉的外運全靠馬幫牛幫,山路上耽擱的時間很長,有的路段馬幫一年只能走兩趟,牛幫則一年只能走一轉,茶在馬背、牛背上長時間顛簸,日曬風吹雨淋,使其內(nèi)含物質徐徐轉化,普洱茶可以生津止渴,消暑,解毒,通便。借助普洱茶,能夠調節(jié)腸胃,恢復正常功能。徹底解決因便秘引起的痘痘以及“淑女殺手”的口臭問題;可以擺脫膚色暗沉。普洱茶較大的一個功效就是可以降低血脂含量,使血管舒張,可以纖體緊膚。“云南普洱茶對減少脂類化合物、膽固醇含量有良好效果”因此,堅持飲用普洱茶,可以達到減肥、降脂、降壓的**。多數(shù)飲酒過度的朋友都有胃寒的毛病,普洱茶獨有的暖胃功效,讓家人每天飲用特別好,也可以讓他感受到一份貼心關懷。云南普洱茶為茶中之茶,是暖胃、降脂、養(yǎng)氣、益壽
2024-07-29 電議藥名:酸棗仁。 別名:棗仁、酸棗核、山棗仁、酸棗、酸棗核、酸棗子、棘仁、棘實、棘刺實、樲仁、樲棗仁、樲棗實、野棗仁、山酸棗仁、調睡參軍、刺酸棗。 酸棗仁知識介紹: 為鼠李科植物酸棗的成熟種子。酸棗種子扁圓形或扁橢圓形,長5至9毫米,寬5至7毫米,厚約3毫米。表面紫紅色或紫褐色,平滑有光澤,有的具縱裂紋。一面較平坦,中間有1縱線紋,另一面稍突起,一端凹陷,可見線形汴種臍,另一端有合點。種皮較脆,胚乳白色,子葉2,淺黃色,富油性,氣微,味淡。以粒大、有光澤,外皮紅棕色,種仁色黃白者為佳。 酸棗仁補充信息: 酸棗仁根據(jù)炮制方法的不同分為酸棗仁、炒酸棗仁、朱砂制酸棗仁,炮制后貯干燥容器內(nèi),密閉,置陰涼干燥處。酸棗仁適合人群:內(nèi)有實邪郁火及腎虛滑泄夢遺者慎服。 酸棗仁食療作用: 味甘、微酸,性平。歸心、肝、膽經(jīng)。質潤斂降。1.養(yǎng)心安神。用于心肝血虛引起的心煩不安、心悸怔忡、失眠。2.益陰斂汗?芍委熥院埂⒈I汗。本品味酸收斂,甘酸化陰,主入心肝,善于補肝寧心,定神除煩,兼可斂汗生津。適于肝血不足、虛煩不眠及體虛多汗、津傷口渴之證。 酸棗仁做法指導: 凡肝虛勞熱,虛煩不得眠者,可與知母、茯苓、川芎、甘草等配伍;凡心氣不足,腠理不固,癥見自汗不止者,可與黃芪、人參、牡蠣、浮小麥等配伍,以增益氣固表斂汗之功;若睡中汗出者,可與人參、茯苓同用;若心腎陰虧,陰虛陽亢,致虛煩失眠、心悸健忘、口干咽燥、舌紅少苔者,可與生地、玄參、麥冬、柏子仁等同用
2024-07-15 電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