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溫度處理
1.1 介紹
風信子起源于小亞西亞,現(xiàn)有的荷蘭栽培品種是來源于風信子的東方品系的藍色品種,在16世紀中葉進口到荷蘭。作為百合家族的一員,風信子以種球形式越冬。
本世紀初花卉種植者們開始在溫室中生產(chǎn)風信子并對其進行一定的溫度處理。象郁金香和其它球根植物一樣,它的種球需要低溫條件下維持一段時間,否則就不會產(chǎn)出高質(zhì)量的花朵和具有足夠長度的莖來。
1.2 用途:介紹
風信子可以盆栽和切花二種形式提供給消費者。
1.3 用途:盆花
每個盆中種植一或多個風信子種球,溫度處理可使種球開花。盆栽風信子通常在花序上較低的小花開始分開時可以銷售。如果植物在達到這一階段即被移出溫室,即被稱為“萌芽風信子”。雖然不同規(guī)格的種球應于種植盆栽風信子,但通常的尺寸為17-18,18-19或19厘米以上。
1.4 用途:切花
為了生產(chǎn)切花風信子,種球被種植在促成栽培箱中。如上所述,通過進行溫度處理而促成其開花。不同規(guī)格的種球可用于生產(chǎn),但是常見的尺寸為15-16,16-17或17-18厘米。
1.5 溫度處理
風信子的生長過程包括一個葉形成期,一個花形成期和伸長期。通過提早花形成期,同時提供較有效的低溫期,以促成種球開花。這是種植在地中海地區(qū)的風信子往往可以很早開花的原因。通過在種球栽植階段中保持較高的溫度就可以加速葉的形成期,于是花形成期也提早了。
與其它球根類植物相比,風信子通過對其施行的特殊的溫度處理而提早使其形成花朵。達到此目的的一種方法就是增加種球生長期間的土壤溫度。由于這種方法的成本較高,所以很少使用。更為常見的是,種球被提早掘出,同時在有空調(diào)的房間內(nèi)做溫度處理,從而達到促進花朵形成的目的。挖掘的時期和處理的溫度是區(qū)別盆栽和切花風信子的因素。
1.6 經(jīng)過準備的風信子
風信子種球在6月20日左右被掘出,繼而通過進行一系列的溫度處理而促成花朵形成。依據(jù)種球的生長地點、品種和挖掘時期,花朵將在八月下旬完全形成。在技術上稱之為達到了“g階段”。從風信子有花序形成到較后一朵小花可被辨認出來才算達到此階段。伸長期便由此繼續(xù)進行。經(jīng)過準備的種球通常用于盆栽風信子在12月末開花,而切花風信子在1月中旬開花。
1.7 未經(jīng)準備的風信子
未準備的風信子種球較晚被挖出(在6月20日以后),繼而得到一個適于花朵形成的較佳溫度。在這段處理期內(nèi),達到了g階段,盡管這相對于經(jīng)過準備的風信子種球來說有些遲緩。所提供的溫度將一直保持,直到種植者想要開始風信子的伸長期為止。這意味著在g階段達到以后,將提供一個延遲生長的溫度。
對未經(jīng)準備的種球來說,g階段何時達到并不十分重要。盡管事實上某些時候在伸長期開始時g階段并未達到。由于種球種植的不是很早,在以后的栽培中不會出現(xiàn)問題。未經(jīng)準備的風信子種球作為盆栽,通常在1月1日后開花,而切花開放的時間將在1月中旬以后。
1.8 中間溫度處理
對于經(jīng)準備的風信子來說,在g階段達到后維持17℃的溫度。這可促使植株進入伸長期。盡管事實上花形成期已經(jīng)結束,中間溫度的處理仍可以對花朵的質(zhì)量產(chǎn)生影響。在17℃的溫度下,將毫無疑問是有益的。低于17℃的中間溫度在此不被建議,原因是可能會引起青霉菌感染的危險,而且對風信子的質(zhì)量會產(chǎn)生或多或少的消極影響。花序中未成熟或變干枯的小花的比例就有增加的可能,盲花和芽腐等問題也隨之而來。
對未經(jīng)準備的風信子來說,中間溫度開始于種植前的第四個星期,同期伸長期開始。如果在12月15日以后種植,那么種植前應保持的溫度應為25℃而不是17℃。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根的形成和避免青霉菌的感染。然而,接下來的低溫期,將不得不延長1-2個星期。
2. 種植盆栽風信子的步驟
2.1 概述
關于溫室,栽培箱、盆栽土,請參考郁金香資料中的第iv章。
2.2 到貨
經(jīng)準備的風信子應在到貨后立即種植。如必須擱置一段時間的話,應把它們置于敞口容器中,且放置在通風、溫度在17-20℃的房間中。通風量的大小可依據(jù)如下方法計算:
- 在17℃時,100升種球每小時為2立方米;
- 在20℃時,100升種球每小時為6-10立方米。
溫度再高,則會推遲花朵的形成。低于17℃的溫度導致空氣中相對濕度過高,繼而使得青霉菌侵染種球組織,如形成的根。這對開花的質(zhì)量有負面影響。未經(jīng)準備的種球應在以下溫度貯藏:
- 在23-25℃,通風率為100升種球每小時6-10立方米,直到種植前4周;
- 在17℃,通風率為100升種球每小時2立方米。
2.3 種植時間
種植風信子的時間要依以下幾種因素而定:
- 它們是否經(jīng)過準備。經(jīng)準備的風信子種入促成栽培箱的較好時間是在九月下旬。未經(jīng)過準備的在10月種植為宜。
- 低溫處理階段。如果種球貯藏在沒有空調(diào)的生根室或室外貯藏箱中,在溫度沒有達到13℃或更低的時候(較佳是9℃),不能種植。較高的溫度可使根系差,同時增加了感染鐮刀菌的危險,并延緩生長。因此在種植前將種球在13℃條件下放置幾周是可以的。
- 希望的開花期。從希望的開花期倒推,即可得出正確的種植時期。
- 每個品種在不同階段所需的冷處理時間。
- 品種。不是所有的品種都適合于在任何時間栽培。除了花形成階段和冷處理階段外,其它的還有諸如植株過高或過于柔軟無力等重要問題不容忽視。
2.4 種植方法
每盆較好是種植1個或3-5個種球。盆底必須有口以便排水。有幾種ph值為6-7的土壤或混合物可做為盆栽土使用。為防止種植風信子種球時引起的發(fā)癢,可在種前將其噴濕。但是將種球沉浸在水中是不允許的,因為那樣會導致歐文式桿菌侵染的危險。種植時可將盆中填充滿土,將種球壓入土里。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生根時的反作用力的結果,風信子會被頂出土壤。在種植季節(jié)末期需要在這方面做更多的工作,為避免在生根室發(fā)生類似問題?稍诜N球頂部壓一層粗沙(較少3厘米)或蓋一層泡沫塑料。種植者為達到這一目的,有時也把架子壓在上面。三到四周后種球生根充分了,必須將蓋在上面的架子移開,以避免對芽產(chǎn)生影響,而架子可在下一次栽培中重復使用。
種植密度以盆的尺寸而定,但每平方米較多不要超過200個種球。在種植后,盆應被完全的澆水但不要過度。因為過濕的盆栽土會降低生根環(huán)境的質(zhì)量,同時也增加了腐霉菌侵染的危險。
(記者 中華園林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