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地分布 在我國、亞洲其它各地、北美都廣有栽培。 形態(tài)特征 合歡為落葉喬木,樹高約9米,樹冠寬展。二回奇數(shù)羽狀復葉互生,小葉10-30對。頭狀花序呈傘房狀,簇生于葉腋或枝梢,花萼及瓣黃綠色,多數(shù)粉紅色花絲聚集成絨球狀;ㄆ6-7月份,莢果扁平,長約12厘米,9-10月份成熟。 生長習性 性喜光,喜溫暖,耐寒、耐旱、耐土壤瘠薄及輕度鹽堿,對二氧化硫、氯化氫等有害氣體有較強的抗性。 園林用途 多用作庭蔭樹,點綴栽培于名種綠地,或作行道樹栽培;皹淦ぞ扇胨帯 繁殖培育 主要用播種法繁殖,3~4月播種。播種前10甜,用80℃熱水浸種,次日換水一次,第3天撈出,混以等量的濕砂,堆于溫暖背風處,厚約30cm,上蓋稻草、麻袋等以保濕潤。經(jīng)7~8天的堆積,發(fā)芽率可提高到70~80%左右。
2019-03-13 電議產(chǎn)地分布 產(chǎn)于我國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qū),常生于山坡雜林中 形態(tài)特征 常綠喬木,高達20m。樹形整齊。樹干通直。樹皮灰青色,平滑不裂。單葉互生,葉薄革質(zhì),長橢圓形、長5~11cm,先端漸尖,疏生淺齒,葉柄常淡紫紅色,葉面深綠色,有光澤,雌雄異株。聚傘花序生于當?shù)纳θ~腋,花淡紫紅色。核果橢圓形、深紅色;ㄆ5~6月,果熟10~11月。 生長習性 喜光,耐蔭,不耐寒,喜肥沃的酸性土,較耐濕,但不耐積水,深根性,抗風能力臺,萌芽力強,耐修剪。對有害氣體有一定的抗性。 園林用途 冬青樹冠高大,國季常青,秋冬紅果累累,宜作庭蔭樹、園景樹,亦可孤植于草坪、水邊、列植于門庭、墻標、甬道?勺骶G籬、盆景,果枝可插瓶觀賞。 繁殖培育 播種繁殖。但種子有隔年發(fā)芽之特性,故要低溫濕沙層積一年后再播種。亦可扦插,但生長較慢。
2019-03-13 電議喜半陰、忌烈日。喜溫暖氣候,生長適溫為18~25℃,始花溫度為2℃。略耐寒,一般品種能耐-10℃的低溫耐暑熱,但超過36℃生長受抑制。喜空氣濕度大,忌干燥,宜在年降水量1200mm以上的地區(qū)生長。喜肥沃、疏松的微酸性土壤,PH以5.5~6.5為佳。一年有2次枝梢抽生,較好次為春梢,于3~4月開始夏梢7~9月抽生。花期長,多數(shù)品種為1~2個月,單朵花期一般為7~15天;ㄆ2~3月。 園林用途 荼梅冠多姿,葉色翠綠,花大艷麗,花期正值冬末春初。江南地區(qū)可叢植或散植于庭園、花徑、假山旁、草坪及樹叢邊緣,也可片植為山茶專類園。北方宜盆栽,用來布置廳堂、會場效果甚佳。 繁殖培育 用扦插、嫁接、壓條、播種和組織培養(yǎng)等法繁殖。通常以扦插、嫁接為主。可分為地栽和盆栽兩種栽培方式。如作園林綠化栽培,需要有蔽蔭樹作伴。盆栽以深瓦盆為好,盆土則以疏松,肥沃,易透水為佳。幼苗每隔2~3年換盆1次。施肥要掌握3個關鍵時期,即2~3月以追施氮肥為主。花蕾過密要進行疏蕾,以保持每枝1~2個花蕾為宜。澆水次數(shù)視氣候情況而定,以保持土壤濕潤為原則。北方盆栽冬季宜放置冷室光照良好而通風處;夏季移出,在室外蔭棚或樹梢旁放置。主要病害有茶花炭疽病、茶花餅;常見蟲害有紅蜘蛛及介殼蟲類。
2019-03-13 電議產(chǎn)地分布 原產(chǎn)中國,日本、印度、緬甸也有。棕櫚在我國分布很廣;北起陜西南部,南到廣東、廣西和云南,西達西藏邊界,東至上海和浙江。從長江出?,沿著長江上游兩岸500公里廣闊地帶分布較廣。 形態(tài)特征 常綠喬木,高達15米。無主根,須根密集。干圓柱形,直立,不分枝,干有殘存不脫落的老葉柄基部,并被暗棕色的葉鞘纖維包裹。葉大,簇生于樹干頂端,掌狀分裂成多數(shù)狹長的裂片,裂片堅硬,頂端淺二裂。葉柄極長。雌雄異株,花期5月,淡黃色,肉穗花序,排列成圓錐花序。核果腎形,初為青色,11~12月果熟,熟時黑褐色。 生長習性 耐庇陰,幼樹的耐陰能力尤強。喜溫暖,不耐嚴寒。對土壤的要求不高,但喜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土壤。耐旱,耐濕,稍耐鹽堿,但在干燥沙土及低洼水濕處生長較差。對煙塵、二氧化硫、氟化氫等有毒氣體的抗性較強。 園林用途 棕櫚樹干挺拔,葉形如扇,清姿優(yōu)雅。宜對植、列植于庭前路邊和建筑物旁,或高低錯落地群植于池邊與庭園,翠影婆娑,頗具熱帶風光韻味。 繁殖培育 播種繁殖,10~11月果實充分成熟時,以隨采隨播較好。或采后置于通風處陰干,或行砂藏,至翌春3~4月份播種,發(fā)芽率約80~90%。播種苗2年后換床移栽,移時剪除葉片1/2~2/3淺栽,以免爛心及蒸發(fā),保證成活。
2019-03-13 電議杜英為落葉喬木,樹高約9米,樹冠寬展。二回奇數(shù)羽狀復葉互生,小葉10-30對。頭狀花序呈傘房狀,簇生于葉腋或枝梢,花萼及瓣黃綠色,多數(shù)粉紅色花絲聚集成絨球狀;ㄆ6-7月份,莢果扁平,長約12厘米,9-10月份成熟。 生長習性 性喜光,喜溫暖,耐寒、耐旱、耐土壤瘠薄及輕度鹽堿,對二氧化硫、氯化氫等有害氣體有較強的抗性。 園林用途 多用作庭蔭樹,點綴栽培于名種綠地,或作行道樹栽培;皹淦ぞ扇胨。 繁殖培育 主要用播種法繁殖,3~4月播種。播種前10甜,用80℃熱水浸種,次日換水一次,第3天撈出,混以等量的濕砂,堆于溫暖背風處,厚約30cm,上蓋稻草、麻袋等以保濕潤。經(jīng)7~8天的堆積,發(fā)芽率可提高到70~80%左右。
2019-03-13 電議產(chǎn)地分布 原產(chǎn)我國湖北、四川、云南、湖南、江蘇、廣東等地,現(xiàn)除高寒地區(qū)外各地普遍栽種。原種及多數(shù)變種在18世紀初引至歐洲,通過雜交培育出了現(xiàn)代月季,目前品種已達萬種以上。 形態(tài)特征 直立灌木,具鉤狀皮刺,小葉3~7枚,廣銥形至卵狀橢圓形,緣有鋸齒葉柄和葉軸散生皮刺和短腺毛,托葉大部分附著在葉軸上;〝(shù)朵簇生,少數(shù)單生,粉紅至白色,花從4~11月多次開花。 生長習性 喜光。氣溫在22~25℃時,生長較適宜,耐寒,對土壤要求不嚴,耐旱,怕澇,喜肥,耐修剪,在生長季可多次開花,但夏季高溫對開花不利,故春、秋兩季開花多而質(zhì)量好。 園林用途 月季花色艷麗,花型變化多,花期長,是重要的觀花樹種,常植于花壇、草坪、庭園、路邊,也可布置花門、攀懸花廊,辟專類園,亦可盆栽觀賞。
2019-03-13 電議名 稱蒲葵拉丁名Iiviston產(chǎn)地分布 原產(chǎn)我國南部亞熱帶地區(qū),福建、廣東廣為栽培,東南亞各國也有分布。 形態(tài)特征 蒲葵為常綠喬木。單干粗壯直立,老莖中部較粗,莖表面有少量棕皮和葉鞘包被。葉大,簇生于莖頂,葉柄粗壯,有l(wèi)m長左右,呈三菱狀。掌狀多裂葉處,中央?yún)^(qū)不分裂聯(lián)合呈扇狀,先端下垂。每裂片具葉脈2條,總計7一12條。腋生肉穗花序,多分枝而疏散。雌雄異株,小花黃色,花冠3裂,橢圓形核果,果肉柔軟多汁,成熟后為藍黑色,外被臘質(zhì),9~10月果熟。圓形種子。 生長習性 不耐寒,越冬較低溫度在0攝氏度以上。不耐旱,呵耐短期水澇。喜歡濕潤而溫暖的氣候條件,除我國亞熱帶華南、西南外,它地適宜盆栽。適宜肥沃濕潤的士壤,在疏蔭下生長較好,怕鹽堿。 園林用途 蒲葵大量盆栽常用于大廳或會客廳陳設。在半陰樹下置于大門口及其它場地,應避免中午陽光直射。葉片常用來作蒲扇。 繁殖培育 蒲葵采用播種法繁殖。老株15年以上可開始結果,種子采用陰干沙藏辦法,第二年浸種催芽,在幼芽長出即在苗床點種。陰柵下遮蔭,當年生長緩慢,第二年春可行移栽,第三年分苗上床,可適當追肥。盆栽蒲葵在北方夏季要適當遮蔭,或置半陰處,則枝葉蔥綠,避免干旱,以免葉片凋萎枯黃。北方9月中下旬移入申溫溫室,在高溫室則需陽光充足些。室溫不要低于lC。春季風季過后,5月移出溫室。在江南各省可栽在背風向陽的庭院內(nèi),并采用包草方法防寒越冬。注意保護葉片,加強觀賞值。
2019-03-13 電議產(chǎn)地分布 華北南部至長江流域。 形態(tài)特征 高度范圍: 8 (M),常綠喬木類, 觀林木類 ,樹冠圓柱形似龍體,側枝稍有螺旋體。 生長習性 陽性,耐寒性不強,抗有害氣體,滯塵能力強,耐修剪 。 園林用途 庭蔭樹、園景樹 繁殖培育
2019-03-13 電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