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大棚、遮陽網(wǎng)等保護設施栽培,萵筍可實現(xiàn)周年生產(chǎn),周年供應。
一、品種選擇越冬萵筍、春萵筍選用耐寒,適應性強,抽薹遲的品種,如“耐寒白葉實”、“耐寒二白皮”、“若蔓葉”等。夏、秋萵筍,選用耐熱的早熟品種,如“耐寒白葉實”、“耐熱大花葉”等。
二、播期確定春萵筍,12月至3月大棚育苗,2月中旬至3月下旬露地育苗。夏萵筍,4月至5月上中旬露地栽培,5月下旬至7月利用遮陽網(wǎng)覆蓋,直播或高密度栽植。秋萵筍,7~9月利用遮陽網(wǎng)覆蓋播種,育苗移栽。越冬萵筍,10月至11月露地育苗。
三、培育壯苗①整地:選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塊作苗床。播前5~7天每畝施腐熟有機肥4000~5000公斤或復合肥50公斤作基肥。在整地前施入后深翻,整平整細,蓋上塑料薄膜等待播種。②種子處理:在5~9月播種的,由于炎熱高溫,種子發(fā)芽困難,播種前需低溫修芽。即將種子在涼水中浸泡6~7小時后用濕布包在20~25℃處修芽至80%種子露白,或用涼水將種:子浸泡1~2小時,和濕布包好,置于井下離水面30厘米處,每天淋水1~2次,3~4天即可發(fā)芽。也可將種子浸泡24小時后,用濕布包好,放在冰箱或冷藏柜內(nèi),在零下3~5℃下冷凍24小時,然后放在涼爽處,2~3天即可發(fā)芽。③播種:春萵筍,大棚育苗播種時,先揭開苗畦上薄膜,澆足底水,待水滲下后,將種子摻在少量的細沙或細土中拌勻后撒播。10平方米苗床播種子25~30克。播后覆土0.3~0.5厘米,蓋嚴薄膜,夜間加蓋遮陽網(wǎng)或草苫保溫。露地育苗四蓋小供棚。幼苗出土前,晚揭早蓋覆蓋物,不通風,提高床溫。幼苗出土后,適當通風,白天保持床溫12~20℃,夜間5~8℃。遮陽網(wǎng)早揭晚蓋,2~3片直葉時間苗1次,苗距4~5厘米。移栽前5~6天加大通風煉苗。
夏萵筍,選陰天播種。4~5月上中旬播濕籽蓋薄膜,出苗后撤去。5月下旬~7月上中旬,用小拱棚或平棚覆蓋遮陽網(wǎng)至出苗或2片真葉前間苗1次,4~5片真葉時間苗1次,苗距10厘米。健壯苗還可按株行距10厘米左右高密度栽植。每次間苗、室苗和移栽緩苗后,結(jié)合澆水施腐熟稀糞水。雨天清溝排漬,定植前15天左右澆1次0.5%尿素水。定苗或移栽后25天左右,可陸續(xù)采收嫩株上市。
秋萵筍,播前先將床澆濕澆透,播后澆蓋一層3~4成濃度的腐熟豬糞渣及覆蓋一層薄稻草,或覆蓋黑色遮陽網(wǎng),播發(fā)芽籽或濕籽。出苗前雙層浮面覆蓋在苗床土上,出苗后蓋銀灰色遮陽網(wǎng)。早晚澆水肥,保持床上濕潤,及時除草間苗。
四、定植與管理定植時,選擇排水條件好的壤土,每畝施腐熟的有機肥4000~5000公斤。翻整平,做成1.2~1.5米寬的高畦。起苗前,先將苗床澆水。
春萵筍,苗齡25~30天,5~6片葉時定植,株行距20×27厘米,深度以埋到第1片葉根莖部為宜。栽后澆水。以葉上市,株行距15×20厘米。地膜覆蓋栽培的,底肥1次施足,并蓋好地膜,雨天排水防漬。大棚和露地栽培的,連晴暖天氣中耕1~2次,適時澆水追肥,前期淡糞勤澆,保持畦面濕潤,植株基本封坐時,可嫩株上市,以莖為產(chǎn)品的,每畝澆施尿素15公斤1~2次。
秋萵筍,苗齡25天定植,株行距25×(30~35)厘米。以嫩株上市,株行距15~20厘米。選陰天或下午定植后,及時澆水,并利用大棚,小拱棚或平棚覆蓋遮陽網(wǎng),緩苗后撤去。少中耕,淺中耕,淡糞勤澆,保持土壤濕潤,在植株封莖期前后,每畝施3~4或腐熟人畜糞3000~4000公斤,或15公斤尿素2~3次。
越冬萵筍,苗床底肥不宜過足。苗齡40天左右,采用地膜覆蓋定植,株行距(30~35)×(30~40),厘米。或后追施1~2次淡糞水,如翌年以成株上市,越冬前應注意煉苗,不宜肥水過勤,防止苗期生長過旺,冰凍前重施1次防凍肥水。翌年及時清除雜草,淺中耕1次,追肥濃度由小到大。莖開始膨大后,追肥次數(shù)減少,濃度降低。利用地膜和大棚栽培的,要施足底肥,注意通風管理。
五、采收、采種在莖充分肥大之前可隨時采收嫩株上市。當萵筍頂端較高葉片的相平時為收獲萵筍莖的適期。秋萵筍為了延長上市期,可延遲采收,可采用在晴天用手掐去過長點和花蕾,或蓮座期開始,每隔5~7天噴350~500矮壯素2~3次。
萵筍采種以越冬的春萵筍留種為好,留種株品種間隔離1000米左右。選留生長健壯,具有本品種特征特性的植株,間拔以后,保持株行距33厘米以上見方,去老葉,增施肥水,培土,促側(cè)枝生長,開花時適當摘除部分枝,播支柱防倒伏,花期不能缺水,花謝后減少灌水,開花后20~25天,種株葉片正常發(fā),種子呈褐色或銀灰色,生白色冠毛時,及時。
(記者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