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yīng)呈劍鞘狀,略彎曲,長100~400mm,寬約40mm,厚10~15mm。表面紅褐色,被灰色粉霜,種子所在處隆起。兩端略尖,基部漸窄而彎曲,有短果梗或果梗痕,兩側(cè)有明顯的縱棱線。種多數(shù),扁橢圓形,黃棕色,光滑。質(zhì)硬。氣微,有刺激性,味辛辣。完整的棘刺常分枝,有時(shí)再分小枝,刺端銳尖,基部扁圓柱狀,全長約10cm或更長,基部直徑0.8~1.2cm。表面紫棕色或紅棕色。體輕,質(zhì)堅(jiān)硬,切斷面木部黃白色,髓疏松,棕色,無臭,味淡。習(xí)性:喜光而稍耐陰,喜溫暖濕潤氣候及肥沃土壤,亦耐寒冷和干旱,對土壤要求不嚴(yán)。皂仁皂角是一種美食,較近幾年用皂仁做菜的廚師還很多。皂仁就是皂角的果仁,皂仁可以潤腸,治療便秘。皂角仁營養(yǎng)成分很高,屬于高能量、低蛋白,低脂肪的食物,能調(diào)和人體臟腑功能,具有養(yǎng)心通脈,清肝明目,健脾滋腎,祛痰開竅,潤腸通便,潤膚養(yǎng)顏,提神補(bǔ)氣等功效。老少皆宜,特別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制作方法:一、取皂仁50克淘凈,放入5磅保溫瓶中,加入開水,蓋好瓶塞,三個(gè)小時(shí)可加糖食用。 二、取皂仁10克淘凈,放入茶杯或保溫杯中,開水泡飲,皂仁熟透后,把紅色的皮去掉,可直接食用。此方法可治牙痛、咽喉痛、解煙酒等。 三、取適量皂仁淘凈,開水浸泡1—2小時(shí),煮熟后素食或煮制米粥或八寶粥,滋潤爽口,冷、熱食用兼可。另外,煮制雞湯或排骨湯時(shí)加入皂仁,都是不錯(cuò)的選擇。 地理分布生于路旁和家種、溝旁、宅旁。主產(chǎn)河南、江蘇、湖北、廣西、安徽
2019-03-10 電議、一般簡介貼梗海棠 【物種名稱】貼梗海棠/皺皮木瓜 【別名】鐵腳海棠、鐵桿海棠、皺皮木瓜、川木瓜、宣木瓜 【拉丁學(xué)名】Chaenomelesspeciosa 【英文名】Japanesequince 【科屬分類】薔薇科Rosaceae木瓜屬 【習(xí)性】喜光,較耐寒,不耐水淹,不擇土壤,但喜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 貼梗海棠之名為大家廣為熟悉源于明代《群芳譜》所載“海棠有四品,皆木本,西府海棠、垂絲海棠、木瓜海棠和貼梗海棠。”其實(shí)貼梗海棠和木瓜海棠都是木瓜屬植物,不像西府海棠、垂絲海棠一樣可以直接稱為海棠或者海棠花,叫的時(shí)候必須加個(gè)定語,以示區(qū)別。 貼梗海棠在中國有非常長的栽培歷史,據(jù)考證《爾雅》中的“楙”即是此物。貼梗海棠的花色多樣,有朱紅、桃紅、月白等顏色,還有些品種的顏色粉白相間,再加上它的花瓣光潔剔透,真的是非常美麗。它的枝干黝黑,彎曲如鐵絲,非常符合古人的審美情趣,是制作傳統(tǒng)式盆景的上好材料,此種風(fēng)氣也影響到了日本和朝鮮,日本的園藝界就非常重視貼梗海棠的栽培,培育出了新的園藝品種。貼梗海棠的果實(shí)形態(tài)奇特,像是長得倒起位置的梨,因此又有“鐵腳梨”之稱,還因其跟木瓜海棠的果實(shí)——木瓜比起來成熟后會(huì)微有皺縮,又叫“皺皮木瓜”。至于叫“川木瓜”“宣木瓜”則是因?yàn)樗拇ê桶不招鞘a(chǎn)此物。 二、形態(tài)特征落葉灌木,高達(dá)2m,小枝無毛,有刺。葉片卵形至橢圓形,長3~10cm,寬1.5~1cm;ù厣t色、粉紅色、淡紅色或白色;花柱5,基部合生,無毛;梨果球形或長圓形,長約8cm,干后果皮皺縮。 花期3~4月,果期10月,果實(shí)卵圓形或長圓形,多縱剖為兩瓣,長4~9cm,寬2~5cm,厚1~2.5cm。外表面紫紅色或紅棕色,有不規(guī)則的深皺紋;剖面邊緣向內(nèi)卷曲,果肉紅棕色,中心部分凹陷,棕黃色。觀賞特性:觀花-春貼梗海棠的花色多樣,有朱紅、桃紅、月白等顏色,還有些品種的顏色粉白相間,再加上它的花瓣光潔剔透,真的是非常美麗。它的枝干黝黑,彎曲如鐵絲,非常符合古人的審美情趣,是制作傳統(tǒng)式盆景的上好材料。 主要用途明代《群芳譜》記載:海棠有四品,皆木本,這四品指的是:西府海棠、垂絲海棠、木瓜海棠和貼梗海棠。作為傳統(tǒng)海棠的一種,貼梗海棠的花色紅黃雜揉,相映成趣,“占盡春色較風(fēng)流”,是良好的觀花、觀果花木。多栽培于庭園供綠化用,也供作綠籬的材料,可孤植或與迎春、連翹叢植。
2019-03-10 電議樟木,常綠喬木,樹皮黃褐色,有不規(guī)則的縱裂紋,主產(chǎn)長江以南及西南各地。冬季伐樹劈碎或鋸成塊狀,曬干或風(fēng)干。木材塊狀大小不一,表面紅棕色至暗棕色,橫斷面可見年輪。質(zhì)重而硬。有強(qiáng)烈的樟腦香氣,味清涼,有辛辣感。 植物形態(tài)常綠喬木,全株具香氣。樹皮黃褐色,有不規(guī)則的縱裂紋。葉互生,薄革質(zhì),卵形,長6~12cm,寬3~6cm,下面灰綠色,離基三出脈,脈腋有明顯的腺體。圓錐花序腋生;花被片6,淡黃綠色,內(nèi)面密生短毛;能育雄蕊9,花藥4室,第3燁雄蕊花藥外向,瓣裂;子房上位。漿果球形,紫黑色,果托杯狀;ㄆ5~6月,果期10~11月。生于山坡、溪邊;多栽培。主產(chǎn)長江以南及西南各地。地理分布樟木在我國江南各省都有,而臺(tái)灣福建盛產(chǎn)。樹徑較大,材幅寬,花紋美,尤其是有著濃烈的香味,可使諸蟲遠(yuǎn)避。我國的樟木箱名揚(yáng)中外,其中有衣箱、躺箱(朝服箱)、頂箱柜等諸品種。唯桌椅幾案類北京居多。舊木器行內(nèi)將樟木依形態(tài)分為數(shù)種,如紅樟、虎皮樟、黃樟、花梨樟、豆瓣樟、白樟、船板樟等。 中國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廣東、浙江等長江以南地區(qū)。
2019-03-10 電議欒樹是一種喬木,高可達(dá)10米,生長于石灰石風(fēng)化產(chǎn)生的鈣基土壤中,不耐寒,在中國只分布在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下游,在海河流域以北很少見,也不能生長在硅基酸性的紅土地區(qū)。欒樹春季發(fā)芽較晚,秋季落葉早,因此每年的生長期較短,生長緩慢,樹形扭曲美觀,不太成材,木材只能用于制造一些小器具,種子可以榨制工業(yè)用油。但是一種良好的綠化用樹。中文學(xué)名:欒樹拉丁學(xué)名:Koelreuteriapaniculata二名法:Koelreuteriapaniculata界:植物界門:被子植物門(Magnoliophyta)綱: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目:無患子目(Sapindales)科:無患子科(Sapindaceae)屬:欒屬(Koelreuteria)種:欒樹(K.paniculata)簡介[1]?別名:燈籠樹、搖錢樹 學(xué)名:Koelreuteriapaniculata 科屬:無患子科、欒樹屬 落葉喬木,高達(dá)15米,樹冠為近似的圓球形,冠幅8—12米,奇數(shù)羽狀復(fù)葉互生,小葉7—15枚,葉像有齒,春季嫩葉褐紅色,秋季變?yōu)辄S褐色,花小,花瓣黃色,基部有紅色斑,在枝頂組成圓錐花序,花期6、7月,種子黑色,圓球形。 觀賞價(jià)值:欒樹樹形端莊整齊,葉、花、果均可供觀賞,用于林蔭路、人行道的綠化尤較適宜。 園林觀賞欒樹又稱大夫樹、燈籠樹,為無患子科欒樹屬樹種。欒樹為落葉喬木,樹形端正,枝葉茂密而秀麗,春季嫩葉多為紅葉,夏季黃花滿樹,入秋葉色變黃,果實(shí)紫紅,形似燈籠,十分美麗;欒樹適應(yīng)性強(qiáng)、季相明顯,是理想的綠化,觀葉樹種。宜做庭蔭樹,行道樹及園景樹,此外,也可提制栲膠,花可作黃色染料,種子可榨油。欒樹也是工業(yè)污染區(qū)配植的好樹種。
2019-03-10 電議中文學(xué)名:桂花拉丁學(xué)名:Osmanthusfragrans別稱:月桂、木犀二名法:Osmanthusfragrans界:植物界門:被子植物門Magnoliophyta 綱: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目:唇形目Lamiales科:木樨科Oleaceae屬:木樨屬Osmanthus種:桂花O.fragrans形態(tài)特性 景豪桂花,木犀科木犀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1.5~15米。樹冠圓頭形、半圓形、橢圓形,樹冠可以覆蓋60平方米。樹皮粗糙,灰褐色或灰白,全緣或上半部疏生細(xì)鋸齒。葉對生,橢圓形或長橢圓形;3至5朵生于葉腋,多著生于當(dāng)年春梢,二或三年生枝上亦有著生,每朵花花瓣4片,香氣極濃。葉腋生成聚傘狀,花小,黃白色,極芳香。樹皮粗糙,呈灰色。單葉對生,革質(zhì)光亮,葉形及葉緣因品種而不同,葉形橢圓至橢圓狀披針形,葉緣有全緣或具鋸齒;ㄒ干示蹅慊ㄐ颍ㄐ涡《袧庀,花色因品種而異。有生長勢強(qiáng)、枝干粗壯、葉形較大、葉表粗糙、葉色墨綠、花色橙紅的丹桂;有長勢中等、葉表光滑、葉緣具鋸齒、花呈乳白色的銀桂,且花朵茂密、香味甜郁;生長勢較強(qiáng)、葉表光滑、葉緣稀疏鋸齒或全緣、花呈淡黃色、花朵稀疏、淡香,除秋季9月至10月與上列品種同時(shí)開花外,還可每2個(gè)月或3個(gè)月又開一次的四季桂。丹桂和四季桂,果實(shí)為紫黑色核果,俗稱桂子。桂花實(shí)生苗有明顯的主根,根系發(fā)達(dá)深長。幼根淺黃褐色,老根黃褐色。嫁接苗的根系因砧木而異;插條埋入土中各處易生不定根,但無明顯主根。桂花分枝性強(qiáng)且分技點(diǎn)低,特別在幼年尤為明顯,因久常呈灌木狀。密植或修剪后,則可成明顯主干。樹皮粗糙,灰褐色或灰白色,有時(shí)顯出皮孔。葉面光滑,革質(zhì),近軸面暗亮綠色,遠(yuǎn)軸面色較談;橢圓形,長橢圓形、卵形、倒卵形、披針形、倒披針形、長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 桂花終年常綠,枝繁葉茂,秋季開花,芳香四溢,可謂“獨(dú)占三秋壓群芳”。在園林中應(yīng)用普遍,常作園景樹,有孤植、對植,也有成叢成林栽種。在我國古典園林中,桂花常與建筑物,山、石機(jī)配,以叢生灌木型的植株植于亭、臺(tái)、樓、閣附近。舊式庭園常用對植,古稱"雙桂當(dāng)庭"或"雙桂留芳"。在住宅四旁或窗前栽植桂花樹,能收到:金風(fēng)送香"的效果。在校園取“蟾宮折桂”之意,也大量的種植桂花。桂花對有害氣體二氧化硫、氟化氫有一定的抗性,也是工礦區(qū)的一種綠化的好花木。
2024-03-21 電議|品種:紅花繼木|落葉與否:常綠性|株高:1(m)|胸徑:1(cm)|高度年生長量:30(cm)(cm)|樹齡:2年以上(年)|是否古樹:否|栽培環(huán)境:露地|是否移植苗:是|樹形:圓球形|園林用途:行道樹、風(fēng)景樹、濕地綠化|主要觀賞部位:觀葉|葉色色系:紅色系|冠幅:50(cm)----150(cm)(cm)||
2024-03-28 電議芙蓉,即木芙蓉(學(xué)名:Hibiscusmutabilis),是一種原產(chǎn)于中國的植物。英語稱CottonroseHibiscus。除了指植物之外,芙蓉還可以指:1、《芙蓉》雜志。2、《哈利波特》中的角色芙蓉。3、《PokeMon》中的角色芙蓉,4、鳥類。形態(tài)特征芙蓉屬錦葵科,落葉大灌木或小喬林,高可達(dá)7米。莖具星狀毛或短柔毛。葉大,闊卵形而近于圓狀卵形,掌狀5-7裂,邊緣有鈍鋸齒,兩面均有黃褐色絨毛,花形大而美麗,生于枝梢,單瓣或重瓣,花梗長5一8厘米,著生小苞8枚,萼短,鐘形,10一11月開花,清晨開花時(shí)呈乳白色或粉紅色,傍晚變?yōu)樯罴t色。蒴果,球形。生理特征原產(chǎn)我國黃河流域及華東、華南各地,其花或白或粉或赤,皎若芙蓉出水,艷似菡萏展瓣,故有“芙蓉花”之稱,又因其生于陸地,為木本植物,故又名“木芙蓉”。木芙蓉開的花一日三變,故又名“三變花”。其花晚秋始開,霜侵露凌卻豐姿艷麗,占盡深秋風(fēng)情,因而又名“拒霜花”。芙蓉花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喜陽光,適應(yīng)性較強(qiáng)。 園林用途花蕾漸生漸開至晚秋前后,花期才基本結(jié)束。因而有詩說其是“千林掃作一番黃,只有芙蓉獨(dú)自芳”。由于花大而色麗,我國自古以來多在庭園栽植,可孤植、叢植于墻邊、路旁、廳前等處。特別宜于配植水濱,開花時(shí)波光花影,相映益妍,分外妖嬈,所以《長物志》云:“芙蓉宜植池岸,臨水為佳”。實(shí)用價(jià)值芙蓉花耐熱耐旱,性喜近水,宜植池旁溪畔。花開時(shí)節(jié),花光水影相映成趣,尤顯嫵媚動(dòng)人,因此有“照水芙蓉”之美譽(yù)。扦插法或高壓法的繁殖成活率很高,適合庭院、園林栽種和大型盆栽,它抗大氣污染的能力強(qiáng),也適宜種于工廠綠化區(qū)。 芙蓉花有清熱涼血、消腫排膿等功效,適用于熱癤、瘡癰、乳癰及肺熱咳嗽、肺癰等病癥;又可用於血熱引起的崩漏,常與蓮蓬殼配合同用。芙蓉葉與花的功用相似,一般常作外用,能消腫定痛,適用于熱癤、疔瘡、癰腫、水火燙傷及臀部注射針劑后引起的腫塊不消等癥。 芙蓉花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喜陽光,適應(yīng)性較強(qiáng)。是深秋主要的觀花樹種。芙蓉用途較廣,樹皮纖維可搓繩、織布;根、花、葉均可入藥,外敷有消腫解毒之效。
2024-04-10 電議|品種:櫻花|落葉與否:落葉性|株高:3(m)|胸徑:2(cm)------10(cm)(cm)|冠幅:150(cm)------200(cm)(cm)|主干高:1.2(m)------1.6(m)(m)|地徑:3(cm)------14(cm)(cm)|高度年生長量:50(cm)(cm)|胸徑年生長量:1(cm)---2(cm)(cm)|樹齡:2年以上(年)|是否古樹:是|栽培環(huán)境:露地|是否移植苗:是|樹形:卵圓形|園林用途:行道樹、風(fēng)景樹、庭蔭樹、濕地綠化|主要觀賞部位:觀花|花色色系:白色系||
2024-04-11 電議|品種:垂絲海棠|落葉與否:落葉性|株高:3(m)|胸徑:2(cm)-------8(cm)(cm)|冠幅:150(cm)-----300(cm)(cm)|主干高:1(m)-----1.6(m)(m)|地徑:3(cm)-----10(cm)(cm)|高度年生長量:50(cm)(cm)|胸徑年生長量:1(cm)(cm)|樹齡:2年以上(年)|是否古樹:否|栽培環(huán)境:露地|是否移植苗:是|樹形:圓球形|園林用途:行道樹、風(fēng)景樹、庭蔭樹、防護(hù)樹、濕地綠化|主要觀賞部位:觀花|花色色系:粉色系||
2024-05-05 電議咨詢熱線:0571-87153887 郵箱:kf@nongmiao.com 在線咨詢:
Copyright ©2012-2025 農(nóng)苗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