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蕨
植株高達(dá)65厘米。根狀莖短而橫走,粗壯,密被赤褐色的鉆狀鱗片[1]。葉近生,葉柄長(zhǎng)達(dá)25厘米,禾稈色至褐禾桿色,有光澤,直徑2毫米,圓,上面有溝,除基部外,通體光滑;葉片披針形,長(zhǎng)20-40厘米,寬5-12厘米,先端漸尖,基部不變狹,四回羽狀;羽片15-20對(duì),互生,密接,下部的相距4-5厘米,有短柄,斜展,卵狀披針形,長(zhǎng)5-10厘米,寬2-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下部三回羽狀;一回小羽片在一回羽狀的頂部下有10-15對(duì),連接,有短柄,近菱形,長(zhǎng)1.5-3厘米,先端鈍,基部不對(duì)稱,楔形,上先出,一回羽狀或基部二回羽狀;二回(或末回)小羽片小,倒披針形,先端截形,有齒牙,基部楔形,下延,其下部小羽片常再分裂成具有一、二條細(xì)脈的短而同形的裂片。葉脈上面不顯,下面明顯,在小裂片上為二又分枝。葉堅(jiān)草質(zhì),干后棕褐色,通體光滑。孢子囊羣邊緣著生,每裂片上一枚或二枚,頂生1-2條細(xì)脈上;囊羣蓋灰棕色,革質(zhì),半杯形,寬,與葉緣等長(zhǎng),近全緣或多少囓蝕,宿存。
2 基本信息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林下或灌叢中陰濕地,海拔200-1900米。
資源分布:產(chǎn)浙江南部、福建、臺(tái)灣、安徽南部、江西、廣東、海南島、香港、廣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及云南。熱帶亞洲各地如日本、菲律賓、玻里尼西亞,向南至馬達(dá)加斯加等地也有[1]。烏蕨
藥材基源:全草可入藥。
藥用主治:
【傈僳藥】打俄很冷:全草治感冒發(fā)熱,肝炎,痢疾,腸炎,毒蛇咬傷,燙火傷等《怒江藥》。
【苗藥】多擔(dān),會(huì)京初:全草用于白喉,咽喉痛,骨折,刀傷出血,燒燙傷《桂藥編》。黛答滾,烏蕨,小野雞層:全草治胃癌,腸癌,感冒發(fā)燒,咳嗽,扁桃體炎,腮腺炎,腸炎,痢疾,肝炎,食物中毒,農(nóng)藥中毒;外治燒燙傷,皮膚濕疹。
【瑤藥】針不掘:功用同苗族《桂藥編》。
【畬藥】鳳尾蕨,鳳尾草,土黃連,尖奔仔:全草治菌痢,胃腸炎,尿道炎,吐血,便血,尿血《畬醫(yī)藥》。
【土家藥】閹雞尾(yan ji yi):全草治咳血,尿血,嘔血,擺白《土家藥》。線雞尾:全草用于肝炎,肺癆,痢疾,吐血,便血,跌打外傷出血,風(fēng)熱感冒,扁桃腺炎,腮腺炎,食物中毒等癥;外用治燙傷,外傷出血。
4 其他用途
景觀用途:烏蕨的葉常綠而多回分裂,形似羽扇,孢子囊群生于裂片頂端如瓶,奇麗可愛。宜植于林緣、墻腳或巖旁,亦可盆栽。
染料用途:可提取紅色染料。
擴(kuò)展閱讀:
烏蕨又稱烏韭、藍(lán)尾蕨、雉雞尾,原產(chǎn)于我國(guó)南部。烏蕨為多年生植本,株高30-60厘米,根狀莖短而橫走。葉披針形,長(zhǎng)20-30厘米,3-4回羽狀細(xì)裂,羽片12-20對(duì),卵狀披針形,小羽片斜菱形,頂半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