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銀花
常綠灌木,高2-4(-6)米;小枝灰褐色,疏被具柄腺體和短柔毛。
葉革質,卵形或橢圓狀卵形,長3.5-5厘米,寬1.9-2.5厘米,先端急尖或鈍,具短尖頭,基部圓形,稀寬楔形,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中脈和細脈凸出,沿中脈被短柔毛,下面僅中脈凸出,側脈和細脈不明顯,無毛;
葉柄長8毫米,具狹翅,被短柔毛。
花芽圓錐狀,具鱗片數枚,外面的鱗片三角形,內面的鱗片長圓狀倒卵形,長1厘米,寬0.8厘米,先端鈍或圓形,邊緣反卷,具細睫毛,外面被短柔毛;▎紊斎~腋;
花梗長0.8-1.8厘米,密被灰褐色短柔毛和短柄腺毛;
花萼5深裂,裂片卵形或長卵形,長4-5毫米,寬3-4毫米,外面基部密被灰褐色短柔毛和疏腺毛,邊緣無毛;
花冠淡紫色、紫色或粉紅色,輻狀,5深裂,裂片長圓狀倒卵形或闊倒卵形,長1.6-2.3厘米,內面具粉紅色斑點,外面無毛,筒部內面被短柔毛;
雄蕊5,不等長,稍比花冠短,長1.5-2.1厘米,花絲扁平,中部以下被柔毛;
子房卵球形,密被短腺毛蕨花柱長2.4厘米,伸出于花冠外,無毛。
蒴果闊卵球形,長8毫米,直徑6毫米,密被灰褐色短柔毛和疏腺體,且為增大而宿存的花萼所包圍。
花期4-5月,果期7-10月。
2 分布區(qū)域
產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和貴州。生于海拔1 000米以下的灌叢中。模式標本采自福建廈門。
3 食療或藥用價值
藥用價值
本種在廣西作藥用,用根與水、酒、肉同煎,白糖沖服,可治白帶下黃濁水。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杜鵑花科植物馬銀花的根。
【功 效】:消熱利濕
【主 治】:用于婦人濕熱滯下,陰部瘙癢,甚則癢痛,坐臥不安,帶下量多,色黃如膿,其氣腥臭,口苦而膩,胸悶不適,舌苔黃膩,脈弦數等。多作外用,也治疔瘡。
【性味歸經】:苦,寒。根有小毒;ê透卸荆拘耘c本科植物羊躑躅相近。
【用法用量】:外用:取20一25克,煎水處洗,根加適量樟樹,煎水治療疔瘡。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華東各省。
【拉丁名】:馬銀花 Rhododendroh oratum Planch
【考 證】:始載于《中國高等植物圖鑒》。
【中藥化學成分】:葉含槲皮素、楊梅樹皮素、棉花皮素、雙氫槲皮素。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根有毒。有清熱,利濕功能。用于濕熱帶下。根加適量樟樹,水煎外洗治療疔瘡。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疏林中或密林的邊緣。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挖根,洗凈,切片曬干。
擴展閱讀:
紅馬銀花|詳細介紹,苗木百科知識,苗木知識專家如果您需要此種苗木,請在園林直銷網查看苗木供應信息或者苗木求購信息科屬:杜鵑花科杜鵑花屬別名:別名:分布與習性:產云南玉溪、峨山、新平、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