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苗木,上农苗网就够了

行行公司

主營:苗木

掃一掃,進入手機商鋪

供應產品分類
企業(yè)新聞

水稻有機栽培技術

發(fā)布日期:2010-03-13

水稻有機栽培具有改良土壤理化性質、維護水資源、環(huán)境保護、廢棄物再利用及適應大眾消費需求等多重意義,所以水稻有機栽培有其需要與必要性,然而有機栽培是屬于高技術栽培,著重于栽培技術的認識,現將目前應用于水稻有機栽培可行的技術,分述如下,作為栽培參考。
  1.有機米的含義:
  凡在各區(qū)農業(yè)改良場規(guī)劃完成的優(yōu)質米適栽區(qū)內,種植改良場推薦的優(yōu)質米品種,在栽培過程中不使用化學肥料、農藥及生長調節(jié)劑等,且依照優(yōu)質米栽培方法及干燥、碾制技術,所生產為純的有機米。
  2.品種選擇:
  水稻有機栽培依規(guī)定必須使用優(yōu)質米品種。如臺灣的臺梗9號具有食味特優(yōu)及耐貯存等優(yōu)點,臺中10號具有高產及食味優(yōu)良等特點,均適合有機栽培,但是臺梗9號較不抗稻熱病及胡麻葉枯病,臺中10號較不抗白葉枯病及二化螟蟲,因此栽培時應特別注意病蟲害的預防。
  3.整地作業(yè):
  整地應力求平整,有利于灌排水處理,并可利用淹水防治雜草發(fā)生,整地平整亦可確保秧苗成活率,避免造成補植時成本浪費。
  4.有機質肥料施用技術:
  有機質肥料如果能夠自行制造,是較符合經濟成本,然而實際執(zhí)行卻不太容易。比較市場售價的有機質肥料,以菜籽粕、花生粕等高含氮量的植物性有機質肥料,較符合經濟成本。菜籽粕是中部地區(qū)水稻有機栽培使用的主要有機質肥料,其氮:磷酐:氯化鉀的比率為5.3:2.3:1.3。菜籽粕是未經腐熟的有機質肥料,因此其施用量及施用適期應特別注意。菜籽粕應用在水稻栽培,其推薦量每公頃為4,000公斤,1/2當基肥使用,約于整地前10天施用,不但可以避免插秧后,因菜籽粕發(fā)酵產生的高溫對水稻生長產生危害,并可適時及適量提供水稻生長所須的營養(yǎng)元素;1/4作為追肥,適時適量補充水稻營養(yǎng)生長期間肥分的吸收,此時水稻的根系及地上部已經生長非常旺盛,不懼菜籽粕發(fā)酵產生的高溫危害;1/4作為穗肥使用,一般的水稻栽培,穗肥在幼穗形成約0.2公分時施用較為適當,但施用有機質肥料因需要時間進行礦化作用,才能釋放出營養(yǎng)成分,因此建議一期作約在幼穗形成前約8~10天,二期作約在幼穗形成前約6~8天施用較為適當。有機質肥料應避免在幼穗形成期后再施用,以免在因谷粒充實期間,有過量的氮素供應,不僅使稻株容易倒伏,亦會提高谷粒中的粗蛋白質含量,不利于稻米品質的提升。
  5.福壽螺防除技術:
  福壽螺又名金寶螺,是目前水稻生育初期的主要害蟲,遍布于任何有水的地方,繁殖力非常旺盛,其危害特征是將剛插秧后的水稻嫩株,從莖桿基部剪斷。如果水稻生育初期不加以防治,危害將非常嚴重,必須進行補植,造成生產成本浪費。目前防治的方法是使用毒性相當強的化學合成農藥進行防除,雖然其效果非常好,但是因其具有高毒性,因此建議盡量避免使用�?嗖杵墒鞘褂迷谒居袡C栽培,防除福壽螺效果非常好的植物性廢棄物,因其防治福壽螺時,同樣土壤中的其它生物如水蛭、蚯蚓等亦會致死,因此施用時不宜過量,每公頃以50~100公斤為原則,水稻插秧后在田埂四周均勻撒布,即可達到防除效果。因苦茶粕防除福壽螺的效果與化學合成農藥的防除效果相同,但其對人體不會構成危害,因此建議水稻栽培農戶均能以苦茶粕來防除福壽螺,盡量避免使用高毒性的化學合成藥劑。
  6.雜草防除技術:
  水稻以純有機栽培,是嚴禁使用化學合成殺草劑。目前應用在水稻有機栽培的雜草防除技術有三種,(較好種)重復整地法:于插秧前12~15天進行較好次整地,粗耕、細耕及把平同時完成,隨即給予深水(5~10公分)灌溉,持續(xù)至插秧前三天,再進行第二次整地,即可完全防除雜草。(第二種)稻殼覆蓋淹水法:于插秧前力求整地平整,插秧后秧苗挺直時,每公頃覆蓋約4噸稻殼,并進行淹水處理,可防除大部分的雜草,再配合人工除草,即可有效防除雜草。(第三種)高溫防除法:此法是利用未經腐熟的植物性有機質肥料施用到地面,應用土壤中微生物分解有機質,在湛水情況下土壤中殘存氧氣,使雜草種子無法獲得足夠能量發(fā)芽的原理,以抑制雜草的發(fā)生,但是本項防除法,必須配合高溫(例如二期作初期),才有防治效果,一期作僅能達到初期抑制,長期則無防治效果。
  7.病蟲害防除技術:
  水稻以純有機栽培,一定會發(fā)生病蟲害,如何有效降低病蟲害發(fā)生,則有賴精湛的栽培管理技術。水稻較常發(fā)生的病蟲害有稻縱卷葉蟲、二化螟蟲、稻熱病、胡麻葉枯病、白葉枯病、紋枯病等。蘇力菌對二化螟蟲未進入葉鞘或莖內之前及對稻縱卷葉蟲,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但是如果二化螟蟲已進入葉鞘或莖內,則無防治效果,所以應密切注意二化螟蟲發(fā)生時期,進行連續(xù)性防治。稻熱病是在水稻肥份吸收過量及土壤中硅(SiO2)含量太低的情況下發(fā)生,一般土壤中硅含量,應維持在15毫克/每1000克土以上,因此如果能夠控制有機質肥料施用適中及補充土壤中充足的硅含量,可有效預防稻熱病。胡麻葉枯病是在稻株缺肥及土壤中硅含量太低的情況下,較容易發(fā)生,因此在水稻生長過程中,應避免水稻過度缺肥,土壤中亦應適量補充硅,則可有效預防胡麻葉枯病。白葉枯病常發(fā)生大風過后,因水稻葉磨擦造成傷口,病原菌由傷口進入感染所致,土壤中有充足的硅含量及避免施用過量的氮素,均可有效降低白葉枯病的發(fā)生,當白葉枯病發(fā)生時,切記避免在清晨露水未干前進入稻田中,以減少人為傳染病菌。紋枯病是在高溫多濕的情況下,較容易發(fā)生,紋枯病發(fā)生時應避免田間積水,造成紋枯病發(fā)生的適宜條件,水稻亦應盡量寬行栽植,加強通風,長期施用有效微生物在土壤中,可以產生拮抗作用,排除土壤中有害菌,亦可有效降低紋枯病的發(fā)生。在以上了解利用優(yōu)良的田間栽培管理技術,仍然可以有效控制病蟲害嚴重發(fā)生。
  8.水稻有機栽培問題探索:
  有句諺語『一兼二顧,摸蛤蠣兼洗褲』,意思是說做事情能瞻前又顧后,一舉兩得;但它的原意是指河流非常清澈,魚蝦悠游自在,很多河流中生產大量蛤蠣,農民因生活困苦,常利用農閑時間,帶著竹簍至河中撿拾蛤蠣,作為三餐菜食,同時因水深,所穿的大布袋褲必定浸泡在水中,又可以借著水流沖洗褲子。然而隨著工商業(yè)發(fā)達結果,機動車及工業(yè)所排放的廢氣與廢水、農業(yè)耕作施用大量化學肥料及農藥,已對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難于彌補的缺憾,原本應該屬于自然界的蝴蝶、蜻蜓、蚯蚓、螢火蟲等死亡殆盡,使得彩色的天空變成黑白,人類何其殘忍。慕然回首細思,較大的受害還是人類,特別是綿延不斷的后代子孫。
  民以食為天,當今社會已經邁入高標準的今天,很多消費者對于食品,不只要求好吃,更要求安全及健康,因此安全而健康的食品就成為消費者需求的目標,要求絕對不能含有農藥殘毒的食品。國家規(guī)定安全蔬果認證標準,以供消費者購買的認證依據。
  9.存在的問題:
  問題一、水稻以有機栽培,生產成本過高。
  水稻有機栽培簡單來講,就是復古的耕作栽培方式,因此必須花費比一般的化學栽培更多的人力、物力及財力。以有機質肥料代替化學肥料,使用的有機資材不同,同時又因目前堆肥撒布機并不普遍,農民以雙手撒布,其辛苦又有多少人可以體會得出。以稻殼覆蓋代替殺草劑防除雜草生長,每公頃覆蓋稻殼數量為4000公斤,沒有任何機械可以協助,完全靠人工來完成。因此如何降低生產成本,栽培管理能夠全面機械化等問題,均有待努力克服,以增加農民有機栽培。
  問題二、水稻以純有機栽培,病蟲害防治困難。
  水稻較常見的病蟲害包括有白葉枯病、稻熱病、紋枯病、二化螟蟲、縱卷葉蟲、胡麻葉枯病、褐飛虱等,均可以化學藥劑做適當防治,但是水稻純有機栽培,絕對禁止施用任何化學藥劑,目前僅有蘇力菌對縱卷葉蟲及二化螟蟲,稍具防治效果,其它病蟲害則無適當的防治方法。由于臺風從帶來了大量害蟲,造成蟲害明顯的比往年嚴重,其中又以褐飛虱的危害較為明顯,部份地區(qū)稻株整株枯死,造成產量上不同程度的損失,對農民的收益有相當的影響,其它病蟲害如紋枯病、胡麻葉枯病及白葉枯病等,在水稻純有機栽培上也普遍發(fā)生,因此以目前推廣的水稻純有機栽培而言,以『看天吃飯』四個字來形容較適當。
  水稻純有機栽培,必然發(fā)生病蟲危害,已經是事實,如果改以準有機栽培,即在栽培過程當中,允許施用適量低毒性化學藥劑進行防治,是可以達到適當的防治效果,然而以目前推廣純有機栽培的目的,其中一項是希望能做到生態(tài)復育的工作,使天空中能再展現翩翩飛舞的蝴蝶及蜻蜓,螢火蟲再照亮寂寞的夜空,施用準有機栽培對生態(tài)復育的功效是值得爭議,同時消費者對其產品接受的意愿亦有待考察。因此所有農作物應該堅持純有機栽培,至于病蟲害防治技術則由農藝、園藝、病理、生化、昆蟲、微生物....等專家,進行有系統的研究,我們相信以擁有眾多研究人才的今天,對于各種病蟲害,都可以找出適當的防治之道。 (記者 佚名)

咨詢熱線:0571-87153887 郵箱:kf@nongmiao.com 在線咨詢:農苗網客服 點擊即時交流

Copyright ©2012-2025 農苗網版權所有

浙ICP備09082400號